第279章 这些汉臣在两头下注?庆瑞迷茫了-《我的真实模拟游戏》


    第(2/3)页

    他顿了顿,语气凝重地补充道:“老赖,小心。若事不可为,立刻撤回,我们再想他法。福州城我们要拿下,但你这位兄弟,我更不能丢!”

    赖裕新哈哈一笑,抱拳道:“得令!何老哥,你就等着听捷报吧!”

    是夜,月暗星稀。

    福州城南,水部门附近一片死寂,只有远处偶尔传来的炮声和更夫梆子声,提醒着人们这座城市仍在围困之中。

    三更梆响。

    水部门内侧,一队穿着民团号衣的壮丁,在沈玮庆的亲自带领下,“按时”巡哨至此。

    沈玮庆手心微微出汗,但眼神却异常冷静。

    原本在何名标到达福州城下,当晚他就想与外界联络,进行里应外合的。

    但接连几天,一直都没找到机会。

    庆瑞和毛汝杰更是来回巡视。

    不过也终于在五天之后,一次夜袭之中,他们民团被紧急调到前线,进行修复城墙,被他找到了机会,将信件送了出去。

    想到此,他也是心有余悸。

    看着这如墨般的夜色,沈玮庆回头看了眼身边的心腹马三,低声嘱咐:“等我夺下城门,你立刻点火。”

    “是。”马三也是一脸忐忑。

    沈玮庆拍了拍他的肩膀,拔出刀,随即带着一队人手,向水部门看守的方向摸去。

    片刻后,城楼之上,三支火把被依次举起,在空中划了三个清晰的圆圈。

    城外黑暗处,赖裕新瞳孔一缩,低吼一声:“信号!儿郎们,跟老子上!”

    几乎没有犹豫,他身先士卒,如同猛虎出闸,带着数百名精锐先锋,悄无声息却又迅捷无比地扑向城门。

    “吱呀呀——”

    沉重的城门,在内部力量的作用下,被缓缓推开了一道缝隙,并且越来越大!

    门内,沈玮庆手持钢刀,对着有些惊慌的民团团员低喝:“光复军入城,只杀清妖,不伤百姓,想活命的,跟着我!”

    赖裕新第一个冲进城门洞,火光下,他看到的是沈玮庆那张年轻却坚毅的脸,以及他身后并未举起武器的民团。

    没有预想中的伏兵箭雨,没有严阵以待的长枪阵。

    “是真的,兄弟们,杀进去,拿下福州!”

    赖裕新狂喜,战刀前指,声如雷震。

    “杀!!”

    积蓄已久的战意轰然爆发,光复军精锐如决堤洪流,从洞开的城门汹涌而入,瞬间淹没了城门附近零星的抵抗,向着福州城的腹地卷去。

    远处,何名标看到城内骤然升起的喊杀声和约定的信号火起,心中巨石落地,随即涌起滔天豪情。

    “全军进攻!支援赖军帅,光复福州!”

    总攻的号角,瞬间撕破了夜空。

    福州城内,赖裕新一马当先。

    他骑着马,奔驰在城内的驰道上,如同烧红的尖刀切入牛油,率领着光复军精锐直插城市心脏——巡抚衙门。

    他根本不去理会小股的散兵游勇,目标明确,擒贼先擒王!

    “杀!”

    “驱除鞑虏!光复福州!”

    震天的喊杀声从南门方向滚滚而来,迅速蔓延至城市中心。

    火光在街道上跳跃,映照出守军惊慌失措的脸和仓促组织起来的零碎抵抗。

    巡抚衙门内,福建巡抚庆瑞从睡梦中被惊醒,窗外隐约传来的枪炮声和喊杀声让他心头狂跳。

    “出什么事了?为什么城内响起了枪炮声?!”

    他披衣起身,厉声喝问。

    管家连滚爬爬地冲了进来,面无人色,声音带着哭腔:“不好了,中丞!束.束发粤匪打进来了!”

    “打进来了?!”庆瑞如遭雷击,猛地抓住管家的衣领,“怎么可能?城墙未破,他们难道是飞进来的?!”

    “是…是民团!民团的人将那些粤匪放进来的!”管家颤声道。

    “民团?!”庆瑞一把推开管家,脸色瞬间变得铁青,一股邪火直冲顶门,“我就知道!我就知道这些汉人不可靠,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就在这时,房门被猛地推开,一身戎装却略显狼狈的毛汝杰闯了进来,他抱拳急声道:“中丞!贼军已从水部门涌入,正向衙门杀来!”

    “快带亲随跟末将走吧,上屏山!”

    “那里地势险要,营垒尚在,我们还能依仗地形坚持一段时日,只要福宁府周军门那边分出胜负,回师救援,我们未尝不能夺回福州!”

    庆瑞此刻看毛汝杰的眼神都带上了深深的怀疑和审视。

    民团一直是由毛汝杰负责协调管理的,如今出了这么大的纰漏,他难辞其咎!

    “毛将军,”庆瑞声音冰冷,带着质问,“民团一直由你统辖,到底是谁?是谁打开了城门,你可查清了?!”

    毛汝杰脸上闪过一丝复杂,沉声道:“回中丞,已经查明,是…是沈玮庆,沈家大公子,他统领的西城民团一部,趁夜打开了水部门。”

    “沈玮庆?!”庆瑞瞳孔骤缩,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怎么可能?他…他父亲是沈葆桢,是曾部堂倚重的人!”

    刹那间,前几天光复军用弓箭射进城内的那些《光复新报》上的内容,如同鬼魅般浮现在他脑海。

    “驱逐鞑虏”、“汉人不打汉人”、“已与众多汉人大臣取得联系”……

    他原本只当是乱匪蛊惑人心的伎俩,一笑置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