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证据有三,一是传递出的试卷小抄,字迹是元靖的;二是舞弊的那位举子送的一对夜光杯,竟在誉王府内搜出了;三是元靖关在贡院时,唯他,在独自一人时,用过笔墨,耗过纸。 “好好关着吃吃睡睡演好傻子不行吗?作何要笔墨纸砚?” 路北北摇头,他也不明白平日里谨小慎微的姑爷,怎会犯这种傻。 “字迹容易模仿。” 路北北点头道:“我昨日已遣疾风阁弟子去查,京城乃至京城周边,临摹的高手,尤其寻找那些突然间发财的。” 明若楠摩挲着玉镯,思索片刻后摇摇头:“太过耗时……两条腿走路,去派人请我大姐来趟,只是不知这几日她又在何处云游……通知漕运全线去寻。” 路北北恍然:“竟忘了大小姐!” 明若楠接着道:“我记得当时留了册子,这夜光杯是年前哪位大臣送的吗?” 路北北无奈摇头:“根本不是。当时我们几个被拦着,他们拿着圣旨横冲直闯,我们也不好动手……我估计……” “那群官兵有问题。” “是大理寺的人。” 明若楠冷笑:“备的倒是齐全,那被抓着的举子呢?” “写下认罪书,便自尽了。” 这举子当时将答案誊抄在内衫上,带入场内,在监考巡查时,恰巧被发现。 他被抓之后,一不为自己开脱,二不为自己求情,竟对罪行供认不讳。而且还主动告知巡查,这买来的试题究竟放在了何处。 “笑话,他留着买来的试题作何,难不成要留着纪念?” 按说这随便想想便能想通的不妥之处,可偏偏这事不知怎么就让其他应试的举子知道了。 他们联名血书,陈情圣上尽快查出舞弊之人,并在贡院之前静坐示威,以示决心。 武帝无奈,只能命大理寺尽快查清,礼部、刑部与御史台酌情配合。 谁知一查便查到了元靖头上,而且举子们群情激愤,恨不得立刻将元靖拖出去杀头。 “还未查实,是谁将这消息泄露出去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