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等了一会儿,李颜跟熊国军都摘下了耳机,那边陶彩虹已经先行泡了茶,这两人笑着走过来,喝了杯茶就又开始了讨论。 “现在的《定风波》民乐的比例太低了,电音的割裂感也太强了。”李颜道。 “没找好民乐跟电子乐的平衡点?” “节奏让电子乐打,主音色还是民乐,如果可以的话,试试把民乐直接加点效果器。” “例如?”熊国军很专注。 “或者搞個合成器演奏民乐——这事我们在电脑上可以完成,一个是模糊的电子民乐,一个是清晰的传统民乐,我看笛子、二胡都很合适这么搞。” “节奏还是电子乐?” “现代电子乐,或者合成器大鼓。” 林恒看得眉头直皱,他大概能听明白李颜的意思,所以也知道李颜这完全就跟甲方提需求一样,熊大毕竟只是友情帮忙,这…… 然后他就看着李颜又跟熊大起身到电脑前,对着编曲软件噼里啪啦,打出来几段音乐,“这段大鼓节奏跟二胡、笛子一起上,变奏换这段电子乐,后边接人声念白loop的时候节奏放缓,加这一段昂扬的类似《云宫迅音》前奏的东西,最后渐渐加入快速的木鱼、古筝与铜铃。” 这可不是说说而已,他已经现场编出来几段小样,听得熊国军眉头时而皱起时而舒展,表情千变万化的。 三级技能音乐提上去之后,李颜的“演唱”、“乐器”、“乐理”、“编曲”、“作曲”全都被辐射,齐齐冲到了50%的进度,至少从对音乐的理解与灵性上来说,肯定是超越了熊国军的水平。 就是熟练度还需要练习练习——这也是熊国军目前对他的价值所在。 不事必躬亲,也是缓解时间焦虑的一个好办法。 他要做掌舵人,在关键时刻出手解决问题,负责最有价值的那一段内容。 “这样改,有点复杂……” “先加,根据效果再取舍。”李颜说完看了林恒一眼,“抓紧时间,林恒,来录音室。” 说罢他又看了看正在说悄悄话的陶彩虹和林筝墨,“陶老师、筝墨,你们就跟军哥一起听听初步效果吧。” 然后他俩就进了录音室,开启了首次正式录音工作。 一录就是一整个早上,林恒出来喝了两趟水——带进录音室的不够喝,又上了两趟厕所——喝了太多水,李颜则是一直待在里边。 “不是,伱嗓子都不会哑的吗?” 这点确实神奇,李颜前世只要持续说话超过五分钟就会喉咙沙哑,大声说个二十分钟肯定开始喉咙发炎,是表达能力或者演唱能力的提升带来更正确的发声方式,还是“身体健康”给了强大的身体条件? 应该是后者……李颜重生以来连感冒都没得过,妙哉。 “辛苦了,”李颜回忆了一下,一早上录了七首歌,毕竟是初稿,要求太高也没什么意义,“先歇会儿吧,真把你嗓子唱哑了,就不值当了。” “为什么感觉你唱得又好了点?”林恒走出录音室还在念叨,“我明明没见过你训练!搞得我刚刚录音压力好大。” “好了,嗓子不舒服的人还一直这么说话,吃饭去。” 同样走出录音室的林筝墨表情复杂,在李颜提出要请大家吃饭的时候,移开目光撇过脸,连连摆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