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宁舒笑得前俯后仰,怎么听都有些幸灾乐祸的意味。 “笑笑笑,有什么可笑的!” 金角大王晃着小金角瞪着宁舒,有些羞愤的怒斥。 宁舒听完先是一愣,半天没有反应过来。片刻后笑得更大声了,全然不顾旁边忧愁小屁孩的怒视。 堂堂一方山中妖王,占据着洞天宝地,竟也为了男女爱情之事愁眉苦脸? “来来来,今天我就给你讲讲这‘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的典故。”宁舒模仿着先前金角大王的语气说道。 “这是洛城有一位叫晏小山的文学大家的填词作品,唤作《临江仙》。是一个感旧怀人的名篇,其字里行间的抒情程度,曾一度受到天下女子的青睐,无数着迷于其中的少男少女无一不想看那晏大家的风华,想必你那胡娘子也是其中之一。” “他什么修为?”金角大王问道。 “大概是......凡人吧。” 宁舒经历了这么多后也不是很确定原本书里的记载了,毕竟原本书里也没记载过一盏灯,一支笔都能口吐人言,万一这晏大家也是为修行中人也说不定。 金角大王闻言一阵泄气,忧愁又布满了稚嫩的小脸。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这便是那句话的全篇,是晏大家为了怀念歌女而作。前部分写离别后的孤独和刻骨相思,写的是现在。后半部分追忆初见小苹时的印象以及小苹归去时的的情景,写的是过去。虚中有实,实中有虚,风情旖旎。”宁舒好像又回到了原来在平安城教书时的场景,也是这般将所知道的传授出去。 记得那些花明柳媚的春日时节,琅琅书声的学堂,苦读百卷经史的学童,嘴角不禁泛起笑意。 “小苹是谁?”金角大王又问道。 “小苹就是晏大家这首词的主人公,就是先前那个歌女,据说晏大家的好友有莲,鸿,苹,云四个歌女,他们经常在一起吟诗作对,晏大家与这歌女小苹有一段恋情,只不过友人离去后,歌女小苹也不知去向,所以晏大家感慨万千。” 宁舒看到金角大王在沉思些什么,宁舒本以为他接下来会生出一些感慨,却没想到他缓缓开口道:“嗯......她好像不叫小苹。” “你所说的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是指晏大家借明月而感慨,今天的月亮就好像当时的月亮,但是梦后酒醒,物是人非,明月依然,彩云却不在了。是这个意思。”宁舒像看着榆木脑袋的笨学生一样看着一脸痴态的金角大王。 “感觉也没什么神奇的地方嘛。” 许久后,金角大王望着那轮快要爬升到山顶的弯月悠悠叹道。 “对牛弹琴。” 宁舒送给他四个字。 “欸,对了,今日那离恨天一日游感想如何?”金角大王开始问起书楼里边的事。 “不怎么样。” 宁舒本以为金角大王答应教他修炼是想传说中‘仙人抚我顶,结发授长生’这样超脱世俗的仙家韵味,没想到却是把他丢进了一座满是书的依山大楼内自己摸索,里面还有两个看上去极其为老不尊的老妖怪。 “知道这个世界上最重的东西是什么吗?” “嗯?” 突然的问题让宁舒无从回答。 “是书啊!” “我当年进去,就因为没洗手还拎着半只烧鸡,差点让那两个老梆子拿书砸死,那书啊,一本一本的,一本比一本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