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各种羡慕和佩服的眼神。 不时扫视过去。 正所谓莫欺少年穷,因为未来总是不可预知的,谁也不知道少年在以后会有何种成就,今日衣衫褴褛,明日未必不能华服加身。 可眼前这个帅气的少年,却已经将华服牢牢穿在身上。 就算这里都是在圈中说得上话的人。 也不由得对他高看一眼。 “啧~” 紧了紧手中的高尔夫球杆,王中雷面带笑容地说道:“瞧这个家伙这么意气风发的样子,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拿了金棕榈奖。” “闭嘴。” 王中均扫了他一眼,脸上笑容更甚:“让人听到的话,你还要不要脸了!” “第一部执导的电影就入围戛纳。” “换做是你。” “早就不知道该怎么疯了!” “嘿嘿。” 王中雷讪讪一笑,又极为羡慕地说道:“我不就是随口一句嘛,不过也确实是够牛逼的,演戏演得好,现在拍戏拍得也不含糊。” “有着戛纳的加持,那部《怒火》票房怕是会爆啊!” 能将华艺经营得风生水起。 王中雷当然不会是什么头脑简单的主。 借助冯晓刚大获成功,他更是清楚认识到厉害导演的重要性,要不然也不会约徐可出来打球,无非是想跟更多的导演建立起良好的私人关系。 他凭借目前掌握的信息判断。 李洛接下来那部电影成绩遇冷的几率绝对微乎极微。 “确实。” 王中均深以为然,高尔夫球杆重重戳了戳草地:“有着杀破狼打下来的观影基础,外加戛纳光环,这部电影估计要奔着一亿的票房去了!” “他这部电影的投资,多少钱来着?” “据说不到三千万。” 王中雷给出业内人士推测的答案,同时又舔了舔嘴唇。 具体数字不得而知。 但真就三千万,估计也能挣得盆满钵满。 按照三倍定律。 单单票房方面就能收回本钱。 更别提现在又是戛纳入围片,已然成为国际片商的香饽饽,版权交易方面不是一般乐观。 “嗯。” 手中的高尔夫球杆又是用力一戳,王中均眼中闪过光芒:“这部电影的关注度绝对很大,想办法从李洛手上拿些份额下来。” “啊???” 王中雷眼睛一眨,又笑着摇摇头:“你猜他会不会傻到在这个时候转让份额?” 这一路接触过来。 李洛那个家伙精得跟猴一样。 眼看着就要挣钱了,怎么可能会在这个时候释放份额出来。 对方的背景也一点不差,脖颈那叫一个邦邦硬,他不认为自己有能力压得对方低头。 其实一般要入什么项目,基本都是在电影筹备阶段,现在都临近上映了,谁会愿意把份额出让出去,就算再不看好也不差这么一哆嗦。 更何况,又有着如此利好的消息。 “谈!” 王中均抽出雪茄,用锋利的雪茄钳将其咔嚓剪断:“只要想办法谈,总能谈得下来,我们求的不是挣钱,而是成功上市和推高发行价。” 此话一出,王中雷总算恍然大悟。 挣钱不是目的。 最终的目的是挣钱。 票房收入固然吸引人,成功上市和股价才是最根本的利益。 “不好谈啊!” 王中雷思索片刻,忍不住发出感叹。 不开出足够的筹码,别人压根就不会跟自己谈,可要多少才算是足够,自己当然是希望越少越好,可对方绝对会狮子大开口。 等到雪茄冒出一团团烟雾,王中均握住球杆重重将白球击飞。 他当然知道不好谈。 但是不管成不成,先试试看再说,反正聊上几句又不花钱。 高尔夫球打得砰砰作响,海风随着起伏不定的浪花滚滚而来,将戛纳入围的消息迅速吹向四面八方。 这一届的戛纳,有点让人出乎意料。 姜闻的《太阳照常升起》和王晓帅的《左右》双双落选竞赛单元,不过根据新闻的消息,前者据说是因为胶带意外被毁,无法赶在预定日期前送审。 李鞍的《色戒》,同样因为后期问题错过戛纳。 官方报名的六部优秀国产片。 也是全军覆没。 这一个个坏消息,让人意识到这一届的戛纳主竞赛单元不会出现任何华语片的身影。 影迷们为之遗憾的同时,也通过记者的新闻报道了解到,这个久负盛名的国际电影节设置有许多个单元,主竞赛单元就相当于正餐。 是最受人瞩目的存在。 基本上各类大奖,都是在入围主竞赛单元的电影中评审而出。 除此之外还有别的一些单元,那是类似于前菜又或者甜点般的存在,虽然关注度要低上许多,不过能够入围到相应单元同样也是荣耀。 记者甚至还花了些笔墨在上面,强调相应单元的重要性。 为什么会科普这个。 原因很简单,为接下来的报道做铺垫。 毕竟这是在国际范围上关注度都极高的电影节,要是没有人争气那就懒得打气,可现在有人争上那么一口气,帮忙打打气就属于基本操作。 算是一种比较微妙的面子心理。 各种各样的报道,也在这种微妙心理下新鲜出炉。 ‘李洛新作《怒火》,入围戛纳!!!’ ‘新人导演李洛的作品《怒火》将会在戛纳的午夜神秘亮相,由于他是初次执导,甚至有机会争夺被视为最佳处女作的金摄影机奖。’ ‘戛纳既注重艺术,也没有忽略商业元素,动作、犯罪等类型片向来受午夜展映的青睐。’ ‘期待李洛的新作大获好评。’ ‘午夜展映单元享受跟主竞赛单元的同规格待遇,在戛纳电影宫红色地毯铺设起的台阶上,将会出现我们年轻一代电影人的身影。’ ‘与之一同入围的,还有港岛三大导演合力之作《铁三角》。’ ‘两地电影将会呈交相辉映之势。’ ‘构成一幅美丽的画卷。’ 其实同样入围戛纳的还有两部小众文艺片,但因为题材的缘故,只被记者们一笔带过。 作为当红炸子鸡。 李洛入围的新闻,自然更有报道价值。 港台两地的报道算是不咸不淡,刊登入围名单就算搞定,内地媒体却用了大幅篇章来报道,甚至将他以往的成绩给一一罗列出来。 在影视方面内地处于劣势,归根到底就是缺乏人才。 光有市场,却没有人才将其拿下。 这玩意就等于白搭。 很多人都能看清楚这个状况,却是无可奈何,现在难得有可能出来一个成功的商业电影导演,当然要帮忙将这个场面给撑起来。 《疯狂的石头》大获成功时,宁昊也是一般无二的待遇。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