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感动无比的威廉二世-《民国第一军阀》


    第(3/3)页

    然而中国却掌握了钨钻头的制造技术。

    对于中国机床制造工业在钨钻头方面取得的突破,德国人一开始也很惊讶,要知道那是德国严密封锁的工业技术。

    但中国却自己研发出来了。

    自此让德国明白,中国人的研发技术是很强悍的,就说江渝在德国期间,他的实验室就研发出了不少新技术。其后,德国与中国的技术交换也变得频繁起来,德国也不再保留这些技术。

    美国看到这种工业技术差距却是有点坐不住了。

    此时美国的机床制造技术并不先进,同时产业规模也不大,就连英法都是如此。欧美国家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德国的机械设备输出。

    现在美国工业的设备都普遍属于蒸汽时代的产物,相对之下在战争中崛起的中华民国的工业设备普遍都是第二次工业**的产物。

    要想不被中国在工业上超越,美国就必须尽快获得新技术,这样才能够在与中国的国际市场竞争中不落下风。

    江渝决定援助同盟国,就是为了投入一块钱,能让协约国损失两块钱,甚至是十块钱,这个还是比较容易能够实现的,因此这买卖是很划算的。

    德皇威廉二世却以为这是中国要参战的前奏了。

    尽管此时中国跳出来参战,有点捡死鸭子的嫌疑,但对德国来说这样是再好不过了,此时的德国也想结束战争,但却有不得不把战争进行下去的坚挺理由。

    而在日本方面,大正倭王得知中国想组织日本雇佣军投入欧洲战场时却是大喜过望。

    要知道《中国对日二十一条》当中规定,日本不得参与任何对外军事行动,这是对日本的一个具大约束。

    现在中国要日本参与欧洲战争,那么也就说明这一条款将有所松动,甚至将被日本挣脱。

    同时中国表现出了一种将会参战的暗示,同时许诺日本在帮助同盟国赢得则韩正之后,中国将为日本谋取一块海外殖民地,这让是让倭王大正的内心燃起了熊熊的战意。

    派个五十万人算个啥!日本现在没工作的人多得去了,如果五十万人能够换来日本的咸鱼翻身,那么为什么不行动呢?(未完待续。请搜索天文,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