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南华国、菲律宾则是殖民统治,是以华人为主体的地方,同样也搞了很多个人劳动产值低的产业过去。只不过南华国和菲律宾主要的分工就是农业生产和原材料开采。 暹罗也是农业生产加原材料开采,以出口农业产品和原材料为主要产业,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则分配了一些给暹罗。 其中朝鲜的情况则比较特殊那里有大量的贫民,这些贫民则大量进入中国当苦工,中国在朝鲜的商业运营中的那些高收入职工,一律都是用中国工人。 越南和朝鲜的情况差不多,但相对好许多,当苦工的没那么多,但随着大量的土地兼并和农业机械化,大量农业人口只能从事那些必须投入人力的经济作物生产,或去当苦工。 日本人就悲剧了,本身自己国家也没多少资源,加上海外殖民地丢得一干二净,捕鱼的权力都被中国给收走了,而日本人又不能随意的前往中国工作,只能派出大量女人去中国从事『妓』艺活动。 派遣到中国来的工人,也是在‘亚洲人力管理公司,的安排下进行工作,从事的都是脏活累活,而且拿的钱还不多。 朝鲜、越南的老百姓进入中国工作也是有限制的,按就是办护照要钱,车票也要钱,办工作签也要钱。 那些贫困的朝鲜、越南人自然办不起,而对于朝鲜和越南的富人则没有问题。 那些富人移民中国自然是能够为中国带来财富的自然是鼓励的。那些贫民如果能够肆意进入中国,那岂不是抢了中国老百姓的就业岗位? 所以要想去中国工作,只能等中国来去朝鲜和越南招人,而中国确实也有大量受到了许可的工程队等等前往朝鲜、越南、日本招劳动力。 这些劳动力来到中国之前工作岗位就已经确定了,都是一些脏活累活,工资也低得很。 例如要盖一栋房子,那些技术工全是中国工人,苦力工则是朝鲜、越南、日本人。 当然工地上也有很多中国工人在从事苦力活,这一代的中国人文化水平并不高,而且中国要建设的项目太多了。 但是中国工人的收入水平却是更高现在中国的苦力工工资比劳动密集型工厂里的工资还要高了。 中国工人可以去技校学习一技之长,有能提高收入水平。 而工厂数量却是不断增长,同时各种行业也蓬勃发展,这为中国老百姓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 17年钢铁产量迅速增长,中国的公路、铁路建设也开始随之增长。 全国老百姓都在忙碌的进行着生产建设,不过出口和自身建设的矛盾依旧存在,是先发展还是先出口的问题一直争执不下。 但这一年中国还是减少了钢铁制品消耗过大,而利润又不高的出口商品抽调更多的钢铁投入自身建设之中。 现在的中国是完全不缺钱,江渝手上有大把的钱,奈何因为钢铁缺乏很多项目没办法建设。 于是除了限制钢铁制品的出口外,只能暂时削减民用钢铁消耗,把更多的钢铁投入到建设当中。 老百姓却是对此很理解,现在要发展又要赚钱,钢铁自然得省着用。 等欧洲人掐架掐完了,那就不用怕钢铁不够用了。 意外之喜就是这一年由于吞掉了日本,从日本获得了不少工业人员,以及日本工程师之类,同时从同盟国手里获得了大量工程师和技工,使中国的钢铁产能出现了增长并且机械设备制造业出现了大幅度的增产。 预计到年底,中国钢铁产量能够达到万吨,将大大缓解中国钢铁供给不足的问题。 到1918年,钢铁产量增长到350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