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在进行了一番考察之后,张謇、朱葆三、尤先甲等人纷纷加入华东商会当中,成为了第一批核心成员。 张謇在工商界拥有很高的声誉、人脉,而朱葆三作为上海商会会长,同样也拥有很高的声望、人脉,尤先甲虽然差一些,但也是苏州商会会长。 他们将各自商会当中的品行端正的商人,逐一引到华东商会当中。要想进入华东商会,必须有人作保。 加入之后,还将考察一段时间。 各方面符合要求之后,才能享有商会的福利。 华东商会的骨架开始形成,一个听从江渝指挥的商业团体逐渐诞生。 加入了华东商会的张謇、朱葆三、尤先甲等人,纷纷开始在苏北、安徽投资实业。 江渝则与张謇合办‘两江纺织公司’,一个托拉斯模式的纺织集团随之诞生,江渝占90%的股份,张謇占6%的股份,另外4%则由其余几个纺织商人持有。张謇就任董事长,把两江纺织公司的股东旗下的纺织厂都整合了起来,全部换上华东纺织厂的先进纺织设备,并开始对其他纺织厂进行兼并。 当所有竞争对手都被兼并之后,垄断便可形成,这将意味着超额的利润。 不过兼并本土纺织厂并不急于一时,因为中国的布市场上,充斥着大量的洋布,以英国、日本的洋布最多。 第一步,是要击败这些洋布,夺回本土市场。 第二步,才是兼并其他纺织厂。 以两江纺织公司所掌控的纺织技术,在生产成本方面有巨大的优势,击败洋布并不是太困难。 朱葆三与江渝合作的项目比较多,银行、保险是最主要的两个,朱葆三此前已经开设了‘通商银行’,以及‘华安水火保险公司’,最主要的合作项目,就是朱葆三为江渝作保,向上海银行、钱庄贷款。 朱葆三在上海金融界是一块金字招牌,出了名的讲信用,只要他一句话,就能借到大笔的钱。 尤先甲则是和江渝合办养蚕基地、缫丝厂,以及生丝出口。 这次工业发展大会之后,总共募集到了一千三百万民族资本,这些民族资本在两淮工商总局进行了登记,成立了上百家实业公司。 这些资本虽然不多,但企业数量却不少,不少企业在华东集团的扶持下做强做大,呈现出遍地开的局面。 两淮的工业发展,已经远远的走在了各省之前,并迅速将差距拉大。 此时南京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袁世凯也决心要逼迫清廷退位,然而清廷却迟迟未能退位,全国局势更加混乱,而在两淮地区则十分安定。 满清退位并非那么容易,阻力来自以良弼为首的满清少壮派。 自1月起,段祺瑞联合五十多名军官,接连两次通电威胁满清政府,并将指挥部从汉口前线迁往保定。 保定离北京很近,威胁的意味很昭然若揭。 北洋军的反水,让满清意识到,扑灭南方革命已可能。但良弼认为,满清只要除掉袁世凯,然后挟持北洋军,依旧能保住北方大半江山。 而良弼等人手中,则掌握着两万禁卫军。禁卫军是一支军官多有满人组成的军队,他们装备精良,平日里负责保卫京城的皇亲贵胄,让袁世凯也十分忌惮。 很快,禁卫军在北京发动了兵变。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