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守住三晋的江山-《赵武灵王英雄传》


    第(2/3)页

    “你说。”

    “请王上驱逐犀首,平息国人的愤怒。”

    “非你之罪。你为何要离开魏国,离开寡人。”

    惠施也急色道:“犀首,王上并无驱逐你之意。你为何要选择离开。”

    “齐秦楚三国是容不得我留在魏国。我不离开,三国便会继续攻打我国。我国一国之力是打不赢三国的。”

    “犀首,你是怀疑寡人的胆量,不敢向三国开战吗?”

    “王上的雄心壮志,犀首早已知晓。但,魏国要图存图强,不可与齐秦楚三国开战。”公孙衍道:“王上,此刻不是意气用事之时。我国要养精蓄锐,发展国力。”

    “犀首之才,足以安邦。寡人不忍心让你离开魏国。”

    “有王上这句话,犀首,纵使肝脑涂地,也知足了。”公孙衍道:“王上驱逐我,不仅可以给齐秦楚三国交代。也可以给国人一个交代。请,王上以大局为重。”

    “寡人驱逐了你,是给齐秦楚三国交代。也给国人一个交代。”魏嗣沉重道:“你的交代,谁给。”

    惠施道:“犀首,魏国还不至于保不住你。我们在想想办法,即可解了外忧,又可平息国人的情绪。”

    “魏国如今内外交困。王上,魏相,还有比我离开,更好的办法吗?”公孙衍见两人不说话,继续道:“王上,臣,人虽是离开了。但我的心还留在魏国。”

    “犀首,你是责怪寡人将公主嫁去秦国吗?”

    “王上,三晋惨败。魏国国内将会卷起一场暴风雨。为了魏国,为了王上,就让臣承担所有的罪名,让臣离开魏国。”

    如今的局势,公孙衍的离开是最好的办法。魏嗣往惠施哪里看了一眼。惠施为了顾全大局,只好委屈公孙衍,点头答允。魏嗣心中终究是不舍公孙衍,但局势由不得他。

    魏嗣双目含泪道:“犀首,寡人对不住你。”

    公孙衍见王上答允,行了臣子之礼,“王上,臣告退。”

    “犀首,请留步。寡人决定靠齐亲秦拒楚。”魏嗣双眸溢出热泪,喊住公孙衍续道:“寡人应该如何交好齐国,请犀首教我。”

    魏国深陷四战之地。韩赵与魏国交好。齐秦楚对魏国威胁最大。公元前318年,魏嗣不惜放低身段,支持以楚王熊槐为合纵长,兵发函谷。然而,楚国私下撤军,将三晋的阵地暴露给了秦国。魏嗣对楚国背信弃义之事,深感不耻。魏嗣可以接受靠齐亲秦,但他对楚国的态度是宁可血战到底,也绝不向楚示好。

    秦国的太子荡,乃秦王驷与魏国宗室之女所生。秦太子荡的身上,留有魏国人的血液。魏嗣将女儿嫁去秦国,再续秦魏之好。如何与齐国交好,却一直困扰着他。

    “臣有一计。但要委屈惠子,不知当说不当说。”

    “犀首,你有什么就说。不用考虑我的感受。”

    “臣闻齐相田罂之子田文贤明。王上方可邀请田文入魏为相。”公孙衍点到即止,行了一礼,又拜了三拜道:“王上保重。”

    魏嗣对着公孙衍离去的背影问道:“犀首,你将去往何处。”

    “韩国。”公孙衍头也不回地走出大梁宫。

    ……

    秦国攻韩,韩王康不愿意向秦国低头,一边选择抵抗,一边向魏赵两国求救。然而,三晋之兵,不再是那个无敌的时代。修鱼一战,韩国主将申差战死,韩卒损失数万男儿。韩国亲秦的势力,又一次抬头,上表韩王康派出使者前去秦国告罪。

    秦国攻韩,韩王康选择抵抗。修鱼一战败了,他也不愿意靠近秦国。秦国乃韩国西边威胁最大的敌人。秦国东出,韩国是第一个挨揍的对象。秦韩两国是不可能和睦共存的。

    况且,秦国入侵韩国在先,此刻韩国若派出使者前去秦国告罪。这不是打韩王康的脸吗?再者,入侵者打了你,你不知耻。反而带着笑脸前去告罪。这不是承认入侵者的行为。秦国攻打韩国,韩国打输了不要紧。但姬姓韩氏的傲骨仍然在。战败不可耻,怕的是丢了傲骨。

    派出使者前往秦国告罪,韩王康自然不答应。韩王康继承君位数十载,他能够掌控韩国,也能凭借自己的威仪,震慑诸臣。诸臣见王上不肯派使者前往秦国告罪,害怕秦国再次发兵。诸臣联合起来,给韩王康施加压力。

    韩王康不愿意搭理这些人,也不愿意见他们。这些人可以不要脸,他身为一国之君,岂能不要脸。韩王康躲在后宫与人下棋为乐。这日,韩王康与平常一样,与人对弈。忽然来了一名侍者道:“王上,太子和韩相求见。”

    韩王康落下手中的棋子,发现放错了地方,忙道:“太傅,能否让寡人悔棋。”
    第(2/3)页